長期收看的諸君應該知道,大齡OL滿捨得用好油入皂。
步入家庭後,一方面我需要砸錢的對象變多了;二方面是,對於手工皂的想法一直在改變。
以大齡OL實際使用心得,高級護膚用油製成的手工皂,洗感是比一般食用油略勝一籌,但若以價格差距比較,這CP值未免太低。
護膚用冷壓初榨椰子油一罐至少要600,芳療用荷荷芭油一小瓶要1200,苦茶油一瓶要1000,尼砍砍這令人震驚不語、痛心疾首的價格~~~nanana~~~,高端好油與其拿來製皂,不如直接抹在身上或食用更有實益。
所以言歸正傳,窩94沒錢!!腫麼樣!
(人生已經如此艱難,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
-------------------------------------------
材料A (總重量1000g)
油品 重量 比例
包種茶油 400g 40%
棕櫚油 200g 20%
椰子油 150g 15%
甜杏仁油 100g 10%
乳油木果脂 150g 15%
材料B
水量 333g (採2.4倍純水冰塊)
NaOH 139g (未減鹼)
材料C
添加物:山茶花香精、紅茶粉
INS 133.6
適用膚質:中性、中乾性(敏感性、乾性肌膚請慎用)
脫模日:2020.07.01
啟用日:2022.06.07
低溫打法操作步驟請參酌此篇:[手工皂] NO.123 牽紅線。母乳皂 (含乳皂低溫打法操作步驟教學)
----------------------------------------------------
【製作筆記與使用心得】
1.
有在買菜的女兒回娘家,看廚房的眼神不一樣了,當時覺得是尋常的苦茶油......偷偷私藏,內心不停讚嘆:這很貴耶!
序文才說不必迷信一定要用高價油品入皂,現在又做包種茶油皂是怎樣!
諸君請息怒,油是從娘家A的,不是我買的,歐虧?(喂)
2.
以製皂來說,茶油的性質近似於橄欖油。
最近茶油很夯,但苦茶油、包種茶油、茶籽油~~~~~傻傻分不清!
所謂的茶油,顧名思義就是「茶樹」榨出來的油,台灣常見的榨油茶樹有兩種:油茶樹跟茶葉樹。
油茶樹是專供榨油的經濟茶屬樹種,葉子不製茶,其籽含油量高,大家常說的苦茶油,就是油茶樹籽所榨出的油品,油色金黃,味清雅。
茶葉樹泛指用來製茶的樹種,紅茶、包種茶、烏龍茶~~~~,所有茶葉樹的籽,都可以榨油,一般製茶用途茶樹所生產的茶油,統稱為茶籽油,多在十月底採收,油色偏深棕色,味濃醇。
苦茶油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較高,茶籽油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較高,兩者發煙點都較高,是較好的食用油選擇。
小孔雀媽當初請到府月嫂,對方指定只能用苦茶油,想想我那不堪回首的月子餐,哭啊!
3.
家中最不缺的就是蜜香紅茶 (不解釋)
LT時順手把紅茶粉加入攪和,恣意揮灑就成了這副模樣。
想也知道做出來的皂不會有茶香,為了飄香,光用精油不夠的,山茶花香精梭哈!
【使用心得】
可能保存的不是那麼好,或者不小心超脂了,放不到兩年表面就油油der,不得不趕快使用。
小時候家中有種山茶花,滿高大的喔,我沒印象山茶花是什麼氣味,可見它真的是觀賞用為主!
山茶花香精,很像傳統老人用肥皂的古早味,聞起來不是那麼高雅 (鐵粉請息怒)
不是第一次用茶油做皂,這次的成果幾霸婚,紅茶粉磨得很細,洗起來沒啥感覺,挺好的 (我不喜歡磨砂的fu~~)
手搓有很多小泡泡,皂體軟硬度適中,洗感上比較潤,適合偏乾性老皮肌膚,油性的可能會受不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