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我貴婦手工皂之路,最少打皂的一年,
不知不覺,恍恍惚惚,也到了被年輕一輩同事,叫「嬸」的一年 (94這麼沒禮貌XD)
斗膽說痣己是「貴婦手工皂」,指的是學習手工皂這條路上花了很多錢,這是個適合正港貴婦怡情養性的休閒娛樂!
嬸的實際身分只是個白髮蒼蒼的庸庸碌碌大齡OL兼地方老母(拭淚)
少打皂,不外乎四個原因:
1.學生不上門
2.搬家後沒有那個空間
3.生活忙碌
4.存貨太多
我想,你們再也找不到像我醬如齒老實的手工皂老師,還勸學生上幾次課玩玩就好,不要走心了 (學生就是被嬸親自趕跑的~後悔莫及...........)
現在嬸打皂的動力,都是為了消耗快過期的油品,4ㄅ4很逼哀呢?
那這一次是為了消耗啥麼油品?
答案是:放了三年半的紫草浸泡橄欖油、被某名師拐買的乳油木果脂、消耗量少的蓖麻油。
為什麼說乳油木果脂是被拐買的?
很多皂師都有兼賣產品,當初只想買一小包乳油木果脂,我的老師(某業界大牌,請不要逼我說出是哪位,我已豎笛無數), 舌燦蓮花推薦買兩大包,說有特惠比較划算,我就傻里傻氣的打包,還鞠躬說謝謝老師!(好天真啊.........)
E04,乳油木果脂入皂頂多加一點點,那兩大包,我整整三年都用不完!
坊間乳油木果脂多半是用塑膠袋分裝販售,少見妝品級罐裝的,計量過程雙手油膩是常態,也浪費油品,每次都搞得嬸很狼狽,乳油木的好兄弟—硬漢可可脂更是夭壽難切,狠腳色一個!(怒摔油品)
嬸不求優雅生活,只求不要切到發飆,爾後下定決心,不再買袋裝乳油木果脂跟可可脂這對硬漢兄弟!
如果你們以後在材料表上看到我列出上述兩種油,請嚴正提醒我,感激不盡 (鞠躬
---------------------------------------------------------
第一鍋:
材料A (總重量600)
油品 重量 比例
紫草橄欖油 150g 25%
棕櫚油 160g 27%
蓖麻油 50g 8%
椰子油 120g 20%
乳油木果脂 120g 20%
材料B
水量 209g (採2.4倍乳)
NaOH 87g (未減鹼)
材料C
添加物:放鬆香精(1%)
INS 132
第二鍋:
材料A (總重量300)
油品 重量 比例
橄欖油 75g 25%
棕櫚油 80g 27%
蓖麻油 25g 8%
椰子油 60g 20%
乳油木果脂 60g 20%
材料B
水量 104g (採2.4倍水)
NaOH 43g (未減鹼)
材料C
添加物:胡蘿蔔素、 妝品級珠光色粉(黃色)
適用膚質:中性肌膚(敏感性、乾性會略乾澀,手部較明顯)
打皂日:2018.09.29
脫模日:2018.10.02
啟用日:2021.06.01
------------------------------------------
【製作筆記】
1.這缸紫草浸泡油放三年半了,味道像墨汁,不太好聞,以前還會買高貴的MIAROMA草本複方環保香氛試圖掩蓋,變成嬸後,什麼都隨便,用香精就好了,大罐便宜又味濃!只是這香精味道假怪假怪,沒啥小清新的fu!
2.突然手癢想玩個渲染,搞了兩鍋,一鍋紫草浸泡油,一鍋原色用來做渲染調色。
3.這是個超好打的配方,浸泡油本身就易速T,再加上想消耗掉的油品也是一些速T咖,紫草浸泡油放30%以內即可,打不到10分鐘就trace了~好棒棒啊!
4.正在暗自竊喜不用花太多氣力打皂時,一陣春雷敲醒了北七的大齡OL!「不是要做渲染嗎~不是要做渲染嗎~~」,渲染皂不適合濃T啊!結果渲不下去,整個黏在表面,線條也不美,家人說這次皂怎麼跟屎一樣,幹!
5.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大齡OL還是拿起刮刀力挽狂瀾,一派輕鬆的畫來畫去,或許你們可以稱大齡OL為 「憑感覺派手工皂掌門人」,要是讓我出皂書,渲染部分我會通通寫「隨心所欲」! 以前玩渲染超緊張,還要畫設計圖,手抖來抖去,研究從哪個角度渲,這次完全沒有過度頂真的症頭,原來放棄並不可恥且有用!
6.紫草含花青素,遇不同酸鹼度會變色,本身是一種天然的酸鹼指示劑,也是天然染劑的一種。
PH6紅色、PH7紫紅色,PH8紫色、PH12藍色,所以在浸泡油中是帶紫的紅色(看起來很恐怖,齁齁齁),入模後為深藍色,脫模後變紫色(也有可能出現橄欖綠或灰色,跟使用的油品、母乳溶鹼有關),時間越久色調越淡,簡單說,紫草皂在熟成的過程中,因酸鹼度的變化,顏色會慢慢改變,滿有趣的,也不用特別去測什麼酸鹼值。
7.這次我做了一個很大膽的實驗,直接把油品、鹼、水,三個加同一鍋,沒有先溶鹼,事實證明,請不要這樣做,鹼無法完全溶解,太多一顆一顆的,最後還是親手過濾了皂液!悲劇!
8.皂液太濃稠,倒入皂模後請記得要「瞪」一下,讓皂液均勻分散在各個角落,不然就........呵呵,缺角!終於把乳油木用罄了,可喜可賀,下一個目標是更難搞的可可脂!人要有自己的判斷力,不要老師說什麼,就全盤接受啊!
9.製皂是很看天吃飯的工作,天冷要保溫,雨季要除濕,因為肥皂富含甘油,會抓取空氣中的水分子,同時也是肌膚保濕的重要成分,每一款肥皂都有適合他們的溫度,有時2~3度的小溫差,卻是影響熟成的關鍵,跟baby沒兩樣XD 這款因為雨季沒開除濕機(家父為了省電XD) 身軀就黏TT的~
【心得】
熟成後,有一種落日紅霞的fu,還不算太難看啦!(老王賣瓜......)
家母說不要再修皂了,皂邊用不完很胎哥,最後都會丟掉XD 天啊~我做個手工皂還要被家人念成這樣,大家評評理啊~ (掩面痛哭)
這次大膽的做了實驗,將手工皂分成兩組,A組於熟成後妥善包裝保存,B組裸身放在室內陰涼處自生自滅。
這款皂目前來到女人40一枝花的年紀,前者保養得宜色澤還算鮮豔;後者褪色嚴重,紫色部分變成灰色、橘色部分變成黃褐色,根本看不出是同一款。看來手工皂跟女人一樣,還是要花心力保養才不會走樣!
我個性討厭用色彩鮮艷的手工皂(是怕有毒逆?),已經兩年半了,再放下去終究不是辦法,最後淪為洗手皂與家事皂(可悲啊~~~~)
我要幫它講點好話,拿來洗手真的不錯,洗起來帶有一點潤不會太乾澀(是在講豬小排嗎?),希望這款皂能以這種節奏,盡快被使用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