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頂認真在經營這個部落格 (但很認真在寫文章),連個臉書粉絲團都沒有,家母常常要我愛護眼睛,不要寫文章了,實在不敢自稱是「部落客」
如此佛系的經營方式,全靠自己白手起家,一磚一瓦慢慢堆砌這部落格,在104年本格只有2位男性訂閱(應該是為了看登山文),到了107年年底,已經進展為29人訂閱,我應該先躲到旁邊哭一下嗎?本文開放對格主的祝賀,請在以下留言,謝絕禮金、花籃、花圈。
話說戀愛有所謂的四階段:曖昧期、熱戀期、磨合期、穩定期,我覺得這對手工皂也相當的適用?!
一開始是不知道要不要投入的不確定曖昧狀態,可以參考這篇「受盡委屈」的文章:http://bibi0920.pixnet.net/blog/post/348880432
熱戀期再貴的課程、皂章都要敗下去,肥皂已經堆滿房,還是要熬夜喇皂,義無反顧,本文的桂花金萱浸泡油就是熱戀期的產物。
內心的考驗、衝突會在磨合期出現,這時期常有:「為什麼會花那麼多錢」、「成就感不夠」之類的感覺,可以參考這篇心路歷程:http://bibi0920.pixnet.net/blog/post/344648008
磨合期時間可長可短,因人而異,能通過這時期考驗的,大概有兩種人:
(1)已經習慣手工皂的陪伴,沉澱陳本太多,放不下手離開。
(2)打算以手工皂專職維生的人。
這段期間最常見的分手理由是「感覺沒了」,找不回當初對手工皂的初心,實際上這個理由,也是男女分手理由的前幾名~
問我目前對手工皂處於什麼樣的狀態?
就像老夫老妻一樣,愛已燃燒殆盡,只剩責任義務XD
對手工皂尚處於熱戀狀態時,大齡OL半夜偷拿家中 陸羽茶藝 桂花金萱 (球狀烏龍),整罐拿去泡橄欖油,這小小一罐100ml的烏龍,要價800元,一打開好芬芳,茶香與淡淡的桂花味撲鼻而來XD
現在想想,高級茶葉整罐作浸泡油,真的是很夭壽!內心一直都不安穩啊................好孩子千萬不要學!
時光荏苒,對手工皂的癡狂與愛意進入磨合期,也慢慢遺忘這瓶放兩年的桂花金萱浸泡油,擔心再放下去就要發霉惹,趕緊拿出來作皂~才對得起這瓶高級烏龍啊 (拭淚)
-----------------------------------------------------------
綠色桂花金萱部分:
材料A (油品總量600g)
油品 重量 比例
橄欖浸泡油 225g 38%
棕櫚油 110g 18%
棕櫚核仁油 110g 18%
蓖麻油 30g 5%
甜杏仁油 125g 21%
材料B
水量 210g (採2.4倍水)
NaOH 87g (未減鹼)
材料C
添加物:無
INS 139.7
粉色部分:
材料A (油品總量500g)
油品 重量 比例
橄欖油 200g 40%
棕櫚油 90g 18%
棕櫚核仁油 90g 18%
蓖麻油 30g 6%
甜杏仁油 90g 18%
材料B
水量 175g (採2.4倍水)
NaOH 73g (未減鹼)
材料C
添加物:紫色螢光色粉、MIA草本複方
INS 139.3
打皂日:2017.07.01
脫模日:2017.07.03
啟用日:2017.11.04
操作步驟請參酌此篇:http://bibi0920.pixnet.net/blog/post/292559395
【製作背景】
作浸泡油是一種浪費油品的行為,因為花草、茶葉都會吃油,
浸泡物很會吃油,浸泡物最好放容器的三分之一到一半就好,不然你會很桑心,
放兩年的桂花金萱浸泡油,倒出來顏色是墨綠色的,帶著優雅的茶香,實在很喜歡,
只是不知成皂後,味道還能保留嗎?
已經很久沒靜下心來打皂了,打完桂花金萱後,拿出渲染模倒入皂液,才發現皂模選的太大!
為了不讓成皂後的外型顯得太小氣? 想縮再打一鍋,作成分層皂算惹!
兩鍋的配方我盡量一樣,但有點難控制,因為第一鍋的橄欖油是浸泡油,這也是我第一次分兩鍋打分層皂!
打皂是一種修心,自從煩惱越來越多、活力彈珠越來越少後,打出來的分層皂,線條越來越歪!
從一開始整整齊齊,到近期的手感線條(天啊,怎麼可以形容得這麼好聽) ~~槓,真的有點無言!
這次的皂自己還挺滿意的,總算對得起那瓶升天的陸羽桂花金萱球狀烏龍。
【成品介紹】
以前總堅持要用完一顆皂再寫文章評論一番,習慣使用手工皂後,除非配方寫得特別不同,或者那顆皂特別難用..........讓我印象深刻,不然皂跟皂間洗感多半大同小異,軟爛似乎也是手工皂的宿命,不會有像剛踏入皂圈時那種很直接敏銳的感受 (反正手都洗乾了XD),藉以區分的可能只剩顏色跟味道,這也是我後來很少寫詳細使用心得的原因。
這顆皂最大的敗筆,是浸泡油的茶葉沒有瀝乾淨,原本故意留一些真材實料的感覺 (其實是發懶,覺得瀝乾淨又要多一道工夫,多洗一項工具XD ) 不知情的人只會覺得這顆皂發霉了吧?
這張圖片怎麼顯得有點危險? 好諷刺的感覺~
在此建議大家,凡是渣,我都建議過濾,一來賣相不一定好看,二來發霉機率很高。
渣渣顆粒太大,像圖片中的茶葉渣,遇鹼顏色會轉深轉黑,容易包著鹼水,不是什麼好事,請聽我解釋解釋(喝口水):
1.晾皂期間若任其自由發展,斑點處容易變質變黑,最後甚至發霉。
2.若有控制濕度,鹼水範圍會變白,然後越來越凹陷,但渣渣的部分使用上會很刺激。
3.長久下來,渣渣會堵塞排水系統,需要花錢保養。
4.植物添加物建議可採粉類或榨汁當水相的方式。
剛成皂時顏色非常漂亮,有種「春天從我家手工皂出發」的感覺,
有圖有真相,這是剛切完皂的樣子,粉的粉,綠的綠,超春天,
差點命名為「小紅西瓜甜不甜」,沒瀝乾淨的茶葉很像西瓜籽!
晾皂兩個月後就褪色了,色調遜色很多,真恨切皂完當下沒有立馬拍照!
隨著時間的推移,綠色的桂花金萱部分因為是純天然的染劑,放久會慢慢褪色,目前變成灰灰的色澤,讓我聯想到一顆也是褪色很嚴重的平安皂:http://bibi0920.pixnet.net/blog/post/296902366
這94美人遲暮的意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