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買單方精油是為了做手工皂,2020年是為了防疫XD
為了讓手工皂既天然又香香der,大齡OL也砸錢上過專業精油調香課程,上著上著不知不覺窩就睡著惹,最後發現痣己根本不4那塊料!
對「大齡OL手工皂與精油」的故事有興趣的朋友,請點選What is 皂坑?與 大齡OL相談所~我該入皂坑嗎?這兩篇系列文章,特別強調,對手工皂沒興趣的朋友,請直接略過這兩篇文章,以免浪費您寶貴的時間XD
首先來個名詞解釋,什麼是精油?什麼是芳香療法?單方精油、複方精油傻傻分不清!
芳香療法 Aromatherapy :
槓,現在變英文課惹!芳香療法是由兩個英文單字所組成,aroma 香氣,therapy 治療,在台灣的法令規範下,芳療屬自然療法中的一種輔助療法(大齡OL沒有要扯療效、能量,這種玄物ㄅ4每個人都相信或感受得到)
芳療使用100%純天然沒有人工添加、沒有人工合成的芳香植物萃取精華產品,運用三大範疇:精油、植物油、純露,及由這三者混搭衍生出來的相關產品進行身心靈的療癒。
精油 Essential Oil:
從植物身上萃取而得,具揮發性的天然植物化合物的組成,也就是所謂的芳香分子,是100%純天然的製成品,你可以把它當成一種農產品,農產品就會有因天氣及產地不同而有氣味上微妙的變化,所以精油氣味不會每一批都一模一樣!它會被人體吸收代謝,而不一樣的萃取部位(例如根、莖、葉)所得的芳香分子也不同。
純精油具有揮發性與肌膚刺激性,它不溶於水,可溶於油脂、酒精、溶劑類,它怕光、怕熱、怕濕,存放時盡量放在陰涼低矮的層櫃,如果精油出現刺鼻的味道(常見柑橘類精油)、或者瓶口出現黏黏的物體,可能就變質了XD 目前精油常見的萃取方式有以下幾種:
1.蒸餾法:植物透過高溫蒸氣,經冷卻後所得的液體,下面的液體為純露,浮在上層者為精油。
2.溶劑萃取法:常用於昂貴花朵類的萃取方式,將花瓣浸泡在有機溶劑內,經一段時間後所得到的溶液,再利用揮發原理將溶劑揮發後所得者,即為原精。過去原精萃取會有少量溶劑殘留的問題,但原精一來使用量不大,通常一滴加在10ml的植物油中就已經達到氣味上的滿足點,細算下來,溶劑的殘留量微乎其微,外用對身體影響有限,近期有發展出環保溶劑萃取,就幾乎沒有殘留的問題了。 原精跟精油分開命名,是為了讓萃取方式一目了然,以大馬士革玫瑰來說,溶劑萃取法萃取出的原精帶有較大的芳香分子,氣味濃重強烈,適用情緒安撫;蒸餾出來的大馬士革玫瑰精油,氣味以香茅醇及牻牛兒醇為主,感覺溫暖熱情,兼具身體與心靈療效。
3.壓榨法:常用於果皮類的萃取。
4.脂吸法:從纖細的花朵中,萃取高度精質的極度費工做法。首先將花瓣鋪在油脂中,讓油脂漸次吸收花瓣的精質,幾天後再重複不斷更新花瓣,直到油脂無法吸收精油為止,之後再去除雜質,並加入酒精搖晃後待酒精揮發,就可以分離出精油與植物油了,電影「香水」中的葛奴乙,就是脂吸法的運用大師。
5.CO2萃取法:你有看過精油瓶上標示用CO2萃取,這可是近年新研發的技術,利用二氧化碳在一定的溫度與壓力中會轉變成氣態液態不分的形態下,作為溶媒,將植物與二氧化碳放在密閉反應槽後取得精油,故而得名,跟傳統蒸餾法相比,此種方式萃取出來的精油香氣較接近植物的本體。
臉部用的精油香氣選擇,如果喜歡清香調,可以選擇白玉蘭花或以CO2方式萃取的中國茉莉;喜歡熱情氣味,可選擇伊蘭、土耳其玫瑰、保加利亞玫瑰;喜歡濃郁花香調可以選擇大馬士革玫瑰原精。
香精:
多種香料的混合物,以人工合成,合成的香精極少全部採用天然的原料,來源可能是植物的某部分芳香單體,比如從玫瑰草精油中抽取牻牛兒醇去參與合成玫瑰精油,或者用化工原料直接合成,最後加入定香劑,以維持味道在任何條件下皆不變,也不容易消逝。人體會吸收,但不易代謝,聞久了容易讓嗅覺鈍化,對於天然氣味的判斷力會比較吃力。
香料/精油受自然條件及加工等因素影響,造成產量不穩、生產成本高的弊端,促成合成精的發展。
單方精油 100% Pure Essential Oil:
從單一種植物的特定部位,所萃取出來的純精油,不做任何加工也未與其它精油混合,俗稱100%純精油,可以單獨做薰香使用,也可以添加基底油稀釋後塗抹身體。例如:波旁天竺葵純精油、茶樹純精油。
以往失眠精油會推薦真正薰衣草,但這是針對媽媽型失眠者,會付出過多關心而掏空自己的;過度忙碌失眠者推薦熱帶羅勒精油泡澡;焦慮型失眠者或3c愛好者適合苦橙葉精油擴香,記得一個房間不要超過3滴,過多反而增加思考不利助眠;氣虛或年長者的氣血失調失眠適合歐白芷根精油全身塗抹在泡澡。
複方精油 compound pure essential oil :
將兩種以上單方純精油依比例混合而成的100%純精油,猶如配好藥方的成藥,複方精油有時是為了達到特定目的(例如專業的芳療,肯園CT系列),有時只是配爽的(例如不講究的手工皂),可以單獨做薰香使用,也可以添加基底油稀釋後塗抹身體。
植物油(基底油) Vegetable oil:
透過壓榨植物種子所得富含飽和與不飽和脂肪酸的油品,帶有些許淡淡的植物果香或堅果香氣,最佳的萃取條件是透過45度~60度的冷壓,能保留植物最完整的養分。要判斷植物油品質是否異常非常簡單,只要打開倒出有油耗味就GG。
植物油可以口服,可以單用,也可以調和其他的油品,絕大多數的100%純精油具有刺激性,不可直接接觸人體肌膚,需要一個媒介來稀釋,通常是使用植物油做為橋樑,例如荷荷芭油、甜杏仁油、橄欖油。而植物油+精油的組成,就是我們口中的按摩油或護膚油,手腳冰冷的推薦用油是玫瑰草3滴+廣藿香4滴+薑5滴+植物油20ml。
想要美白淡斑可以布荔奇果油+非洲生命樹油+玫瑰果油等比例調和,想要抗氧化抗皺適合辣木油+小麥胚芽油以3比1調和,而敏感性肌膚適合荷荷芭油+金盞菊油以1比1的方式做調和,不加任何精油。
有些植物油是不適合口服的,例如浸泡油(常見的聖約翰草油、金盞菊油)或成分含有液態蠟的jojoba油。浸泡油因為會溶出比較大分子的關係,人體不見得能消化,作用外用效果比較好,比如說山金車浸泡油,對於扭傷腫痛很好,口服則有輕微毒性。
市場上的花生油、芝麻油,果實都先經過高溫烘培的手續才壓榨萃取出油品,加溫的好處是可以提高萃油量與增加香氣,吸引民眾購買,但這樣會讓植物油黑化,破壞養分。
植物油的種類可以用其富含的不飽和脂肪酸做分類與選擇:
1.含Omega3:亞麻仁油、紫蘇油等,可活化腦細胞、容易氧化,保存不易,不適合高溫加熱,適合口服,每日約10~20cc,不適合入皂或芳療使用。
2.含Omega6:平常食物很容易攝取到,例如大豆油、葡萄籽油、葵花油、芝麻油、月見草油,可修復內分泌系統與皮膚系統,但飲食過量會造成體內大小發炎。
3.含Omega9:例如苦茶油、橄欖油,可處理心循環、血管問題。
每種植物油擦起來的質感也不同,有些清爽,有些厚重:
1.清爽型:荷荷芭油、摩洛哥堅果油、巴西堅果油、甜杏仁油、辣木油、沙棘油,後面兩種與其拿來做皂,不如直接擦在臉上更能收修復效果。
2.滋潤型:酪梨油、小麥胚芽油、櫻桃仔油、橄欖油、玫瑰果油
精煉植物油:
購買油品時常會出現這個乍聽下很好聽的名詞,這是植物油漂白、脫色、脫臭後所得的產品,擦上身上最多只能滋養肌膚表皮,已經失去原本的營養價值。
因精煉油的成分組合相對單純,用精煉油作皂的好處是可以做出雪白無味、穩定性高的漂亮肥皂,深受皂圈部分人士喜愛。
礦物油:
100%石化產品,跟天然毫無關係,長期使用會堵住細胞膜,影響代謝
純露 Hydrolate 或 Hydrolsol:
純露與精油是在同一個蒸餾植物芳香部位(例如:花、莖、葉)的過程中分別取得的產物,因為精油屬於油質,純露溶於水,所以精油浮在上方,其餘的下方液體就是純露。同一種植物的精油、純露味道是不盡相同的,通常純露較為難聞,你也可以說很臭!
純露若過濾未盡,可能會夾雜植物的殘渣或些許精油,導致易發霉腐敗。純露怕光怕熱又怕濕,開封後需要盡快使用完畢,放冰箱可,但進出冰箱時間不可太久,避免品質異常。
純露的分子較細,質地溫和,利於肌膚吸收,使用上較精油安全,適合皮膚脆弱或怕油的人,可外用或口服,通常做化妝水噴或濕敷,也可兌水稀釋後飲用,一天不可超過30ml,超過不會怎樣,只是會無法吸收直接代謝掉,但並非所有純露都適合當化妝水,有些純露含有較多刺激性的芳香分子,例如百里酚百里香純露、中國肉桂純露,就算濃度已經算相當安全,使用在臉部還是會稍嫌刺激。燒錢的方式是當手工皂的水相使用,也不一定有神奇效果XD
至於純露的選擇則是跟精油很像,依功能性來區分,以目前嚴峻的疫情,防疫會推薦羅文莎葉、月桂(回春與防止感染)或甜馬鬱蘭純露,呼吸系統保養與肺部調理推薦牛溪草、香桃木純露,養肝推薦杜松或絲柏純露、格陵蘭喇叭茶純露、改善消化系統或胃推薦芫荽純露,生理期補氣推薦歐白芷根純露、手腳冰冷循環差適合飲用土肉桂純露、肉桂皮純露或冬季香薄荷純露泡腳,睡眠品質不好適合飲用檀香或天竺葵純露,肌膚保濕推薦印度茉莉或伊蘭、檀香或羅馬洋甘菊純露,亮白肌膚或體質虛寒推薦永久花純露,歐白芷根純露、迷迭香、香桃木純露適合油性痘痘肌收斂,天竺葵適合混合性肌膚(雖然大齡OL用起來都滿無感的.....)。
花水 Floral Water:
很容易跟純露搞混的產品,精油+酒精(或其他溶劑)+水,就是花水,只能外用不能口服,因為含有酒精,皮膚容易致敏,不建議長期使用。
不同的廠商在取名時可能會用到不同的名字,特別是非以芳療為主要訴求的產品,更可能在取名時產生混亂,例如曾看過有產品叫玫瑰花水,但仔細一看其實是玫瑰純露XD 所以購買時找有信譽的商家,比較不會踩雷。
花精 Bach Flower Remedies:
又是一個很容易跟純露、花水搞混的名詞,花精的製作方法與芳療使用的產品完全不同,也是一門非常專業的學問,對自然療法這範疇有興趣的朋友,應該聽過「巴赫花精」 。
花精是由英國的巴哈醫師於1936年研究出的情緒療法,他發現花精就像情緒的感冒藥,不同的花朵震盪頻率,剛好可對應人類的各種情緒頻率,並挑選出38種對撫平情緒有效用的花精協助回復平衡,諸君有興趣,可以參考自然風出版社的「因為花藥,我學會了愛」這本書。
花精跟精油最大的不同,就是花精不含芳香分子。花精的做法是將植物浸泡在水質良好的礦泉水中,水會吸收植物的療癒能量,在陽光下曝曬三小時後將花朵撈起,將水倒入瓶子中,再加入與水等量的白蘭地酒保存。
台灣目前有醫師從事花精輔助治療,這部分需自費,大齡OL常有情緒困擾,心理影響生理,在醫師建議下有嘗試花精療法,由醫師開處方簽,花精若醫師使用得當,當下症狀是有緩解效果,個人覺得比精油來的明顯且快速,長期效果目前仍有待觀察。
油露:
純露+植物油或按摩油的混合物,就是油露,使用方式是先搖一搖再噴在臉上,會讓水分暫時停留在表皮形成防護罩,緩慢地被皮膚吸收修復,適合乾裂受損、敏感性肌膚。製作比例可以用五分之一的植物油+五分之四的純露,瓶器一定要完整消毒,否則很容易產生懸浮物而變質。
因為純露及植物油的分子較小,乾燥受損肌膚表皮層是受傷的狀態,此時毛孔大開,用純露或植物油都會很快被帶入真皮層中,表皮依舊乾荒;油露分子較大,讓皮膚慢慢吸收,表皮才能獲得滋養。
浸泡油:
傳統浸泡油的做法是針對不易取得精油成分的植物,浸泡在植物油裡,經過曝曬或高溫逼出芳香分子所得的基底油,作為按摩油的應用,例如常見的聖約翰草油、金盞菊油就是浸泡油,可以直接單抹身上,也可以加入少量精油混合使用,一般建議用乾燥、有機的植物浸泡避免腐敗變質。
某日因轉職不適而沉淪精油、能量的友人拍了一瓶高級聖約翰草油的照片,問是否為單方純精油?窩看了傻眼!這位嬸已經砸太錢買一脫拉庫奧地利有機品牌Arte Verde單方精油,怎麼沒有精油的基本概念呢?由此可知工作良窳對一個人精神官能的影響至為重要,想要解決工作上的苦,最簡單的方式還是不要上班~
精油怎麼用:
精油的使用方式很多元,除了加在手工皂內增添香氣(其實J格是最不推薦的使用方式,放久根本沒味道),或滴3到4滴泡澡用,也可以調在固有的保養品內,介紹一些常用的方法供諸君參考。
1.調和其他基劑使用:
(1)調在植物油內護膚:身體比例約2%,也就是20ml的基底油+8滴精油;臉部或黏膜組織比例約0.5%,也就是10ml基底油+1滴精油。
(2)加入酒精,做成防疫噴霧:作法是100ml 75度酒精加1cc精油。
(3)加入蜂蜜做面膜使用:蜂蜜敷臉是傳統的保養撇步,能提亮保濕,即使在現代,也很常看到蜂蜜入皂或加入保養品中,蜂蜜混入一滴精油敷臉,是精油專家溫佑君老師喜歡的作法,好處是這種面膜是可以吃的XD 蜂蜜百百種,她推薦「甘露蜜」敷臉效果最優!油性肌膚、對蜂蜜過敏者慎用,大齡OL使用高檔甘露蜜+精油敷臉,是覺得有比較保濕,其他方面倒是挺無感的,然後蜂蜜還滴滿身XD
(4)加入海鹽泡澡使用:混合海鹽,滴3到4滴精油泡澡用。
(5)調和在乳或霜裡:怕油的朋友,可選擇調在固有的保養品,增加香氣或強化產品功能。
2.少量定點使用:比較高階的手法,須注意被精油灼傷的風險,可做穴位定點按摩或小範圍痘痘護理。
3.滴在布製品上:例如睡前滴枕頭、衛生紙。
4.擴香:如果泥對手上的精油完全不了解,最推薦購買設備擴香這種無腦用法。
5.滴在精油項鍊內:精油項鍊多半是手工製作,價格不便宜,購買上要注意精油是否會漏出沾染衣服與鍊繩,大齡OL買過一條日本製的,油漬沾在衣服上實在不行!
6.鼻腔淨化法:精油不能滴在口罩上,研究顯示會破壞口罩的防護效果,將調好的精油用 棉花棒塗在鼻腔,再戴上口罩,可以每2~3小時塗一次,若有熱辣的感覺,表示精油的濃度太高,需再加5ml植物油稀釋,此方法適合作為預防的處方。
7.香氣耳塞:耳朵是全身身體訊息的反射區,身體與情緒狀態都可在耳朵上得到對應,可以使用調好的按摩油,滴在棉花球或藥局賣的不織布上約3~5滴,塞進耳朵裡即可。
8.大口蒸汽吸入法:有急性症狀想快速舒緩,例如感冒,泥又很懂精油,下面是馮云老師分享的作法。
拿一碗或一杯約70-80度的熱水,滴入1-2滴精油(千萬不可以貪多),
用玻璃棒(木頭不鏽鋼筷都可,但塑膠不行會溶解)攪拌後,儘快的但慢慢的把頭埋入這碗精油水,吸入隨著蒸汽冒出來的精油芳香分子。
建議先試吸一小口,如果覺得太濃太強就等一下,然後用你最慢的速度深呼吸,把精油蒸汽吸入。
如果想要更精省的可以用大毛巾把你的頭和這碗精油蒸汽水一起蓋著。
#意念儘量專注在呼吸上
用你最慢最深的方式吸吐。
一口氣慢慢的吸到丹田(下腹),再慢慢吸滿胸腔,可以的人最後將氣引導到頭頂停留一下,用你最慢最溫柔的方式呼出來。
不要給壓力與強迫,儘量慢下來呼吸,透過精油與深呼吸和小宇宙來做連結給支援。
擴香設備怎麼選:
如果泥對手上的精油完全不了解,最推薦擴香這種用法,只是市面上擴香設備要如何選,在此簡單說明。
1.噴霧水氧機:韓國家庭的必備商品,適合乾燥、有空調的環境增加濕氣,例如客廳,但台灣氣候潮濕,長時間使用水氧機容易造成呼吸道過敏。水氧機噴霧時會有個水聲或馬達聲,晚上睡覺時像白噪音影響睡眠。
2.擴香儀:將精油打成細小的分子,透過分子震盪擴香,擴香方式較為集中,適合密閉、空間小的地方使用,缺點是用久噴嘴易堵塞,造成清理不易。
3.插電式恆溫擴香石:先說窩是購買J格商品放床頭,原理是芳香分子透過熱能擴散擴香,適合臥房、廁所類小空間,優點是安靜又容易清理,只需要用酒精擦拭,缺點是持香時間很短,不若水氧機,需兩個小時補充精油或加較多滴,才能維持持香度。